游客
题文

在面临空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由此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是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出现以下说法:“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B.纲常礼教的愈趋严苛
C.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
D.农耕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就业艰难

某班探究课在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因素时,一位同学出示了以下图片,他想说明的观点应是 ()

A.忠孝观念渊远流长 B.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
C.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 D.海外贸易交通艰难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原创】“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明显的降低了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也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也大大的增加了,据史料记载当年英国甚至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请问,对于该项改革正确的评价包括()
①该项改革使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
②该项改革使民主主体得以扩大至普通公民
③该项改革是在以和平的方式在削弱贵族的保守势力
④该项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