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4题。(6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山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                      ,次写海面上的③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表现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 完成下面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逾”字体现了杜甫诗歌“炼字精到”的特点,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秋凉晚步
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注】①可人:合人意。②蕖:荷花。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呈现的画面。
结合诗句,谈谈诗歌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刘桢的《赠从弟》,完成题目。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松柏的本性是什么?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何在?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②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③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篱落:篱笆。③蛱蝶:蝴蝶。
诗中用梅子黄、、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歌中侧面烘托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然后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