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论语》十则(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温故而知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B. 学而不思则  罔:迷惑
C. 及鲁肃 寻阳  过:到
D. 但当 涉猎       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
2.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择 善者而从之   ③结友

②安陵君 许寡人   ④攻大泽乡,收 攻蕲

A.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3.

.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

4.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蒙辞以军中多务。

5.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钟会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 ①令:美好的
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停顿两处。(2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
①公欣②差可
有令誉④魏文帝
下列各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左将军王凝妻也”与乙文中“魏文帝闻”中的“之”的意思不一样。
B.乙文中“卿面何以”和“出如浆”中的“”字意思和用法一样。
C.甲文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话语虽短,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D.乙文第一句“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交代了魏文帝想召见他们的原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
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言语门》,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却说得很得体、巧妙。从甲文作者“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补充交代中看出的言语更巧妙。乙文的言语显得更加聪明、机警。(2分)

〈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选自周密《观潮》)
〈乙〉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选自张岱《白洋潮》)
【注释】①擘(bù)翼:张开翅膀。
解释画线的词语的意思
(1)方远出海门(2)避塘下(3)大声雷霆
下列家横线词语的额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 浙江潮渔人甚异B天下之伟也启窗而,雕栏相望焉
C 直塘上乘御风 D势拍岸而上解衣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②坐半日,始颜定
〈甲〉文中“□□□□”的比喻和〈乙〉文中“百万雪狮”、“半空雪舞”都从形态上描绘了大潮奔涌的气势,表达了的情感。

二鹊招鹳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guàn):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zā):圈。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鹳 于 古 木 上 盘 旋 三 匝 遂 俯 冲 鹊 巢 衔 一 赤 蛇 吞 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⑴鹊其上()⑵古木上()
⑶若相状()⑷二鹊招鹳援友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

结合下面的材料,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出的看法。
材料链接(一)唐朝上元年间,华容县有一头大象,来到一户农家的院子里卧下。它的脚掌扎进了木刺,这家人帮它取了出来。大象伏下身子让人骑着,走进深山里,用鼻子刨开土,取出数十根象牙来报答他们。
材料链接(二)《光明网》报道:10月29日,在苏州阊胥路,一名65岁的大妈雨天骑自行车时摔倒,造成腿骨骨折,十分钟内路过的上百辆汽车和几十名行人中,没有一人上前去扶她,甚至她对着围观者大喊“我不会讹你们”也无济于事。最后,一名小伙子停车跑过来报警并扶起老人。

【古文阅读】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说:谈论。③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选自《孔子家语》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④则商也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1.小题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如入芝兰之室”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丹之所藏者赤 B.水陆草木之花
C.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D.左臂挂念珠倚之

[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菊圃记
元结
舂陵俗不种菊。前时自远致之,植于前庭墙下;及再来也,菊已无矣。徘徊旧圃,嗟叹久之。
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纵须地趋走,犹宜徙植修养,而忍蹂践至尽,不爱惜乎?呜呼!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一旦遭人不重爱,如此菊也,悲伤奈何?
于是更为之圃,重畦植之。其地近宴息之堂,吏人不此奔走;近登望之亭,旌旄不此行列。纵参歌妓,菊非可恶之草;使有酒徒,菊为助兴之物。为之作记,以托后人,并录《药经》,列于记后。
【注】①舂陵:地名。②纵须地趋走:就算在人来人往的地方。③宴息之堂:人起居休息的地方。④旌旄: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此处借指官兵。
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分停顿,每句标一处。
(1)其 地 近 宴 息 之 堂(2) 菊 非 可 恶 之 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前时远致之()(2)再来也()
(3)君子自其身()(4)而忍蹂践尽()
下列加点虚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是更为之圃贤材人远矣 B.近登望无丝竹乱耳
C.菊助兴之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D.忍蹂践至尽温故知新

翻译下面语句
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作者看到菊花的遭遇后,触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