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
题一:请以"那目光,我永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名诗,借水的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这句诗唤起了你成长的日子里怎样的故事?请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自拟题目,叙说一个"读书--成长"的故事。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是亲切的呼唤,仿佛带你走进温暖的港湾;有这样一种声音,让你卸去疲惫,陶醉于美好的过往;有这样一种声音,给你心灵的震撼,让你心中盛满感动;有这样一种声音,铿锵有力,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你的耳边,常会响起什么样的声音?在你的心中,谁的声音最让你刻骨铭心?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写作
25.听风听雨,如何能听见生命的灵性?听争论听吵闹,如何能听见世事的真相?听歌曲听琴音,如何能听见期待或迷惘?听蝉鸣听鸟语,如何能听见心灵的悸动?听鼓励听鞭策,如何能听见人情的冷暖?听,需要耳朵;听见,需要头脑与灵魂。
请以“听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可透露真实的人名与班级名。
作文(60分+5分)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五六岁,我多了一分_____”为题,写一篇由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⑥书写分5分,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走出来,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错别字满三个扣1分,不满三个不扣分,重复错误不扣分,2分扣完为止。(4)标点使用错三处扣l分,不满三处不扣分,2分扣完为止。(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