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共和制是以群众即大多数人为统治者而照顾公共利益。它包含较多要素的比较完善的“混合制”,一是不同社会集团的力量及其正义原则的混合,通过这种混合使得城邦各阶级的要求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满足;二是不同权力机构间政治原则的混合,不同机构行使权力中采取不同的政治原则。中产阶级成为多数并掌权,政体才能真正混合其余因素,并避免贫民对富人的瓜分,富人对贫民的压榨。共和制重视平等和自由的原则,要规定人民轮流执政、不能有终身制、官吏的任期要短等,根据理性行事、按法办事,是好的政体。可惜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政体,只有共和制的变态,即民主制。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是卷各篇之总义:乃举所有中国丧权辱国兵争民困一切政治之不良,悉归罪于共和民主。夫共和果为如是不祥之怪物耶?君主政治之下,此等不良之政象,果无一能发生者耶?康氏所举事实,虽不尽诬,使民国字样,悉易以中国,则予固无词以驳之。若其归罪于共和,则共和不受也。若其归罪于伪共和则可,而真共和不受也。……第三欲问康氏者:欧、美之行共和,果皆利不胜害,不若君主国一一强盛乎?美、法无论矣,瑞士之安乐如何?二十世纪俄罗斯之共和,前途远大,其影响于人类之幸福与文明,将在十八世纪法兰西革命之上,未可以目前政象薄之。(此义非短篇所能罄,当专论之。)
——陈独秀《驳康有为〈共和平议〉》(1918年3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批判希腊民主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对于共和制的观点。
观察下列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片
![]() |
(注:2006年5月第2版第3次印刷的岳麓版必修三第56页《大卫》)
文艺复兴时期求知似渴的少年
![]() |
(注:2006年5月第2版第3次印刷的岳麓版必修三第65页《哥白尼》)
![]() |
伽利略展示天文望远镜
透过这些图片你获得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什么问题?
图一
![]() |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手稿
图二
![]() |
《本草纲目》
请回答:
(1)图一所示书的发表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上述两图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清时期科学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相比有何差异?形成两者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由此你认为科学的发展和哪些主要因素有关?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理性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如何评价?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各侧重于什么?
10分)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请回答:
(1)以天文学为例,列举三个中国古代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天文科技成就,说明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
(2)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西方诞生,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是谁?请写出他的主要科技成就及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材料二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年 |
1990年 |
1995年 |
1999年 |
2000年 |
|
报纸总印数(亿份) |
246.8 |
211.3 |
263.3 |
318.4 |
329.3 |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280.799 |
647762 |
2332164 |
2931682 |
3381466 |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38056 |
91572 |
383513 |
526483 |
585007 |
互联网用户(户) |
— |
— |
7213 |
3014518 |
9021717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并根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传媒的地位?
(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