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历史上图示地区所在国家还曾经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也经过该地。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请简要分析Rl和R2两河的的流量变化特点及原因。
(2)分析白风暴的主要来源及形成原因。
(3)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横贯我国东西,同时连接了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据此请分析该铁路的地理意义。
盐度是指每一百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中甲村庄土地利用类型。
基本情况 |
土地类型 |
|||||
面积 |
人口 |
梯田(种水稻) |
薪炭林、果林、毛竹 |
甘蔗田 |
湿地 |
其他 |
400公顷 |
1 900人 |
200公顷 |
40公顷 |
105公顷 |
35公顷 |
20公顷 |
(1)某同学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季节为夏季,请你为他的推测提供依据。
(2)当地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选择C处建设一大型港口,请说明选择C处的原因。
(3)图中甲村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有什么问题?对当地的下游河湖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在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10℃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
材料二下图示意甲区域(我国乌龙茶产地)的位置及其多年平均气温变化。
(1)试从气温角度分析甲区域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区的原因。
(2)分析该地的气候适宜茶树生长的原因。
(3)该区域约60%以上的茶叶由个体农户生产经营,名优茶品种多但以原料出售为主,本地品牌企业少。请指出该区域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4分)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1)结合材料,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2)分析旧金山的气候类型对农业地域类型的选择。
(3)根据内华达山脉地形剖面图,比较B处与C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旅游地理】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区域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的等高线图,该地貌是当地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国际与国内客源市场相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该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性条件。(6分)
(2)当地建起了高尔夫球场,这是否合理?为什么?(4分)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 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材料三: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材料四: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并说明你的理由。(8分)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3)你是否赞同Z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