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20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政策 C.气候 D.水源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C港和D港相比较

A.沿岸同为暖流 B.沿岸同为寒流
C.多雨期一致 D.高温期一致

读下图“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并判断下列各题。

四条河流流域中,盛产棉花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四条河流中,由于修建水库大坝,使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并引起下游土壤盐碱化的河流是在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
C.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分别是

A.印度、澳大利亚 B.埃及、巴西
C.印度、巴西 D.埃及、澳大利亚

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

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旅游业是两国的经济支柱

下表为四个国家2007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中数据表明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人均消费能源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