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影响人口环境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雪龙”号船从上海起航,向南极出发,并于当地区时2005年1月18日0时16分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3′S,77°21′E)。读右图。

当中国昆仑科考队找到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时,北京时间为:

A.17日2l时16分
B.18日3时16分
C.17日11时16分
D.18日13时16分

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位于中山站(69°22′S,76° 23′E)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与中山站之间的距离约为:

A.1250千米 B.440千米 C.880千米 D.1100千米

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读图14“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37~40题。

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跨越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植被以森林为主 D.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以下关于建设兰渝铁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铁路网的布局更加优化 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C.缓解陇海、宝成等铁路线的运输压力 D.重庆将成为川黔、湘黔、兰渝等铁路线的交会点

关于宝鸡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省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B.典型民居是四合院
C.境内由北向南依次为中温带、暖温带 D.煤炭资源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国家紧急叫停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的乙醇汽油的生产,而鼓励大力发展以甜高粱、甘薯、甘蔗等为原料的乙醇汽油的生产,其原因是()

A.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得以缓解 B.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C.粮食乙醇汽油质量不高 D.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资料:降水变率是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图13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mm、986mm、679mm、642mm。读资料和图回答35~36题。

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D.相对变率c城市大于a城市

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读图12我国部分省区“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统计图”,回答33~34题。

图中粮食作物A、B、C分别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水稻、小麦、玉米
C.玉米、水稻、小麦 D.小麦、玉米、水稻
图中①省区最可能是()

A.河南省 B.广东省 C.湖北省 D.重庆市

读图11“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回答30~32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