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 。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其理由是。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是。
读“某区域某季节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图示表示的是什么时候的气压分布图?(7月或1月)
(2)此时,大陆上形成的气压系统名称________________ 。
(3)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该大气活动中心所在纬度受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该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天气特点_________________;此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
(4)B处吹_____________ 风,并说明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 。
(5)大约半年后,大陆上形成___________气压(名称),在该气压的影响下,A处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该气压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某地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依次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C为,其天气情况:。
(2)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D处气流。
(3)比较A、B两点的气压值大小,A地偏风,B地偏风。(南或北)
比较A、B两点的风力大小,原因。
(4)图中的冷、暖锋雨区位置:冷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地,暖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地。
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10分)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分)
(2)完成海陆风示意图并画出相应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3分)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2分)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年 |
海陆风 |
2.3 |
2.6 |
2.1 |
5.0 |
7.0 |
12.6 |
10.7 |
13.7 |
9.7 |
9.3 |
3.7 |
2.3 |
81.0 |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而掩盖了海陆风。
(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3分)
下图是一幅“极地侧俯视图”,相邻的经线经度差相同,图中周长最小的实线圈纬度为45°,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大部分地区的日期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B点地方时是时,昼长小时,A、B、C三点中白昼最短的是。
(3)A、B、C三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4)此时悉尼是(季节),昼夜长短情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