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①③② | D.③②① |
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
三个地带比较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
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问题。
城市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甲 |
5:28 |
19:00 |
乙 |
7:23 |
20:27 |
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 | B.西北方 | C.东南方 | D.西南方 |
当甲地日出时,地球上两个日期分界线理论上除180°经线外,还有
A.0°经线 | B.38°W经线 | C.38°E经线 | D.60°W经线 |
图表示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分布规律。读图回答问题。此刻,北京时间为
A.3:20 | B.9:20 |
C.15:20 | D.21:20 |
该纬线可能是
A.0° | B.23°26′N |
C.66°34′N | D.75°N |
读图,回答问题。若图中有一地位于南半球,这一地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丙地 |
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4时40分 | B.8时40分 | C.16时40分 | D.21时40分 |
图中曲线⑤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问题。该地可能位于为()
A.0° | B.15°S | C.8.5°N | D.43.5°N |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正午时物体影长周年变化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当该地日出时间达一年中最早时
A.强冷空气在我国广大地区频繁活动 |
B.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 |
C.圣地亚哥正值干季 |
D.长江口海域盐度比平均值偏低 |
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问题。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
B.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
D.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