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载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开始飞向远在38万千米外的月球。11月5日“嫦娥一号”被月球“捕获”,顺利进入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回答下列各题。
“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主要是因为有利于
①探测月相变化 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
③探测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 ④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利用“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探测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这是
A.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 B.全球定位系统在野外测绘领域的应用 |
C.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 | D.“数字月球”在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 |
月面图像的形成主要应用了下面哪项技术
A.地理信息系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遥感系统 | D.地质勘探技术 |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甲处黄土层的厚度可能是
A.10米 | B.20水 |
C.30水 | D.40米 |
从适宜人们住居的环境考虑,最适合开凿窑洞的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示意某旅游爱好者夏至日拍摄到的日落景观(照片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列小题。拍摄地点可能位于
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
B.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 |
C.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 |
D.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 |
拍摄者面向
A.南方 | B.北方 |
C.东方 | D.西方 |
图示区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水十流失 | B.森林锐减 |
C.湿地萎缩 | D.土地荒漠化 |
读长江四季水源补给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代表春季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从图中可知
A.流量随着气温而变化 | B.径流年际变化小 |
C.径流季节变化大 | D.河流输沙最小 |
读某大陆局部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给该区域带来大量水汽的主导风是 (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瓶树粗壮的树干能积蓄大量水分以备少雨期消耗。瓶树集中分布于图中的 ( )
A.红树林区 |
B.荒漠区 |
C.森林和疏林区 |
D.稀树草原区 |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之间的沿海滩涂,其他纬度也有零星分布。导致其他纬度有红树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降水 | B.地形 |
C.洋流 | D.土壤 |
下图为“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下列有关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变化原因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A.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 B.疏浚河道 |
C.上游修建水利工程 | D.地转偏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