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表格内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下图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某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问题: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G
ACG
CGG
UGG
GCC
ACC
CGC
UGC
GCA
ACA
CGA
UGA
GCU
ACU
CGU
UGU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 _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图并参考上表分析可知,[1]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 ,这个氨基酸与前面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__ 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四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需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 (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 ,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 ,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 。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和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
①若表现型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其数量比为
②若表现型均为感锈病,发生分离的性状是

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伞藻成熟后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异。“伞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呢?”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模拟了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实验,将甲种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乙种伞藻的假根上,长出了伞帽。
(1)该实验所做的科学假设是
(2)该实验的现象是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模拟伞藻嫁接实验中应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4)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

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却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酶的存在场所为 ,其“两面性”与酶的 (特性)相矛盾。
(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
(3)夏季中午,水稻会出现“光合午休”,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其原因是
(4)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上看,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 ;从反应场所上看,光呼吸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暗呼吸发生在 中。
(5)下图表示测定某植物每1cm2叶片的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 (mg/cm2·h),净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小组已培育出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下图是转基因猕猴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过程②中常用 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2)如果⑤过程在体外进行,那么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 ,精子需要获能。受精过程中精子头部接触卵细胞膜时产生 反应,以防止多精入卵。
(3)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为了维持无菌、无毒环境,定期向培养液添加 。受精卵发育到 时期,开始分化,该时期 属于胚胎干细胞。
(4)图中⑦过程称为 ,为使代孕雌猴与供体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此前需对代孕雌猴做 处理。
(5)若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猕猴相同的小猴,可采用 技术,该技术属于 生殖范畴。

白僵菌可感染农业害虫,常作为防治害虫的菌剂。由于白僵菌对除草剂草丁膦敏感且杀死害虫的能力较弱,科研人员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流程如图所示。

(1)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有效杀死害虫。已知该基因的全部序列,科研人员通过__________法和PCR技术获得大量毒蛋白基因片段。据图分析,将毒蛋白基因和质粒连接获得重组质粒1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和DNA连接酶。
(2)重组质粒1和Bar基因(草丁膦抗性基因)各自用Xba I 酶处理,得到酶切片段。重组质粒1 的酶切片段再用去磷酸化酶处理,使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脱离,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将未用去磷酸化酶处理的Bar 基因与重组质粒1 连接,获得重组质粒2。获得的重组质粒2的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

(3)将重组质粒2与经 处理过的白僵菌菌液混合进行转化,重组质粒 2在白僵菌细胞内被修复。一段时间后用含有_____________的平板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含有Bar 基因的重组白僵菌。
(4)提取上述重组白僵菌全部mRNA,加入_________酶,获得cDNA。在获得的产物中加入毒蛋白基因引物进行PCR反应,用以检测毒蛋白基因是否完成了_______________。
(5)科研人员将重组白僵菌喷涂于植物叶片上,以此饲喂饥饿处理的害虫,记录单位时间内的_________,以判断重组白僵菌的杀虫效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