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开展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表明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修养决定道德修养 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据此得出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B.片云心共远,永夜月同孤 |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机关炮;《封神榜》写尽了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 B.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
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 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
以下是关于运动的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分别是
A.辩证法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 D.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中国人平常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A.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决定生态文明 |
B.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D.意识的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
一盆兰花放在这里,诗人看见气质:“啊,多么高洁的气质,冷峻清丽,典雅脱俗。”画家瞧见造型:“哦,多么优雅的造型,茎游叶舞,婀娜多姿。”医生关注药性:“呵,多么珍贵的药材,行气解郁,镇心怯烦。”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
A.目的性 | B.计划性 | C.自觉选择性 | D.被动复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