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发挥你的想象完成下列各题。

“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分界线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的界线包括巫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界线是贺兰山

决定“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水文 B.气候和地貌
C.土壤和植被 D.地形和植被

“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随经度改变所产生的水分差异
B.随人类开发程度不同所产生的经济水平差异
C.随海拔高度变化所产生的垂直地带性差异
D.随纬度改变所产生的热量差异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城市中,6月22日中午等长竹竿其影子最短的是

A.北京 B.邵阳 C.长沙 D.广州

下列不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是

A.水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题。

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该现象较普遍出现于 (  )

A.中国东北大兴安岭 B.亚马孙平原
C.江西高安丘陵地区 D.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回答题。

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一般情况下,下列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