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中的X最可能代表的细胞是(   )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花粉萌发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花粉,测得其萌发率(%)不同,所得数据如下:

培养时间
(小时)
蔗糖溶液浓度
5%
10%
15%
20%
0(ck)
2
14.93
20.16
22.60
34.04
1.30
4
19.31
28.00
32.41
52.17
8.14
8
39.63
47.50
49.21
57.14
11.38
24
61.89
68.91
70.98
77.69
20.66
48
67.04
71.29
75.01
81.61
24.79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蔗糖对花粉的萌发有_____ 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2)由该表可得出结论:
(3)某果园的樱桃树花开后,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具当地农科院果树专家分析,这种现象可能是土壤中缺少____________元素引起的,为了减少损失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喷洒_____________ ,诱导 发育成无籽果实。
Ⅱ.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几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零下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用于实验的材料,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用于实验的材料可以将取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__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实验用的材料。
(3)简述实验操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 ,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中,A表示 ,B表示
(2)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 ;该化合物含有个肽键。
(3)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反应;合成此肽链的细胞器是
(4)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图中 决定的。
(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脱氧核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0,那么,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不考虑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为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04),丙氨酸(C3H7N02),亮氨酸(C6H13N02),半胱氨酸(C3H7N02S)。
请回答:
(1)该多肽共由个氮基酸组成,参与的氨基酸的种类与数目为
(2)该多肽分子中的H原子数是,0原子数是
(3)控制该多肽合成的mRNA上至少有种不同的密码子(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灰分









甲基绿溶液





斐林试剂





苏丹Ⅲ溶液





双缩脉试剂





碘液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Ⅰ.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萌发前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大豆种子的中,此结构最初由发育而来。

(2)上图表明: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是,糖类在过程中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可以通过作用生成相对应的
(3)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上图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其原因是
Ⅱ.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 A B (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 a

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b
a:b:(3)实验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