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低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
B.图1转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 |
C.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
D.持续观察图3中的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可见它从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全过程 |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仁 |
光合色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①水稻 ②蓝细菌 ③变形虫 ④大肠杆菌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下图的曲线为表示有氧呼吸强度与根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数量关系(横轴表示有氧呼吸的强度,纵轴表示离子的吸收量),其中正确的是()
右图为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褐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
方向分别是 ()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
细胞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厌氧呼吸 | B.一定是需氧呼吸 |
C.产物中一定没有乙醇 | D.产物中一定没有乳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