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平 | D.蕴藏的资源数量 |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近年来,我国各地形成了多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读图完成小题。图中A地适宜喜凉蔬菜的生长,与B地同为我国优质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
A.A地位于河谷地区,气温高,冬季蔬菜仍可生长 |
B.A地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 |
C.B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 |
D.B地冬季水热充足,利于蔬菜生长 |
图中C、D两地均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原料 科技 B.原料 市场
C.劳动力 市场 D.政策 交通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此完成小题。
项目 |
甲 |
乙 |
丙 |
丁 |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kg |
108.8 |
53.7 |
250.8 |
191.9 |
每公顷产量/kg |
1 956 |
997 |
2 495 |
3 150 |
人均产量/t |
1.2 |
1.0 |
0.6 |
0.8 |
人均耕地面积/hm2 |
145.6 |
186.6 |
2.1 |
37.9 |
最有可能大规模生产谷物的国家是( )
A.乙、丁 | B.丙、丁 | C.甲、乙 | D.甲、丙 |
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低 | B.人均产量高 |
C.人均耕地面积大 | D.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
下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完成小题。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乳畜业 |
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大自流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
C.④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
读人类健康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图,完成小题。从A阶段到C阶段的演变体现出( )
A.婴幼儿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提高 |
B.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下降 |
C.总人口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下降 |
D.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 |
引起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 |
B.人类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 |
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 |
D.流动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