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气温: 。
降水: 。
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2)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
。
(3)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据悉,这是我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苏、上海等地的眼镜、皮具、模具、机械、纺织、服装等生产企业已经将部分产业转移至该地区生产和加工。下图为黄河金三角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把该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上述产业转移至该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该城市经常受到因燃烧小麦秸秆而造成的雾霾天气影响,其最容易出现在________月。为缓解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该城市计划在规划工业园区建设以麦秸为原料的造纸工业区,试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对这一规划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规划工业园区的建成对该地域城市化产生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简述C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澳大利亚略图。
材料二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人口2 250万人(2011年6月)。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1亿人(2011年)。
(1)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指出澳大利亚、印度两国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
读下图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材料二 见下图。
(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A、B、C三个明显低谷,试简要说明其中B低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简要描述材料一中提到“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增长特征是什么?(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描述)并指出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