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通过提案建言献 策。会议共收到提案5762件,其中,委员提案4 965件,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案285件。政协委员、政协参加单位提交提案( )
①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
②是人民政协实现工作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⑨是人民政协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载体
④是协助党和国家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⑨ | D.③④ |
对于“两会”,有人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进而把“人大代表”等同于“会议代表”,认为“代表代表,会完就了”。这一说法是( )
| A.正确的,因为人大代表本身就是一种荣誉 |
| B.正确的,因为人大代表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
| C.错误的,因为它不利于人大代表履行职责 |
| D.错误的,因为只有全国人大代表才是会议代表 |
下边漫画反映了当前不少人大代表开设微博,并通过微博方式与群众联系、听取群众意见。这样做()
①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③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决定权
④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回答以下问题。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 C.人民代表大会 |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同之处在于(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
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没。如果大家都对善举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既无向善之念,更无行善之举,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恶压倒善”。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为善”的前提
③投身实践服务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善”“恶”的价值判断要以相关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与下图“想在光明中行走,就别怕踩到黑暗。”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 A.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
| B.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节俭败由奢 |
| C.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
|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