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古籍记载“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此古籍应该应该是( )
A.《新唐书》 | B.《宋史》 | C.《明史》 | D.《清史稿》 |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A.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 |
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
C.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 |
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 |
下列各项为近代不平等条约的条文,出自《南京条约》的是()
A.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
B.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
C.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
D.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
关于明朝的内阁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由明成祖设立,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
B.入阁官员最初是从身份低微的士人破格选用的人才 |
C.由于担心威胁皇权,明朝皇帝曾以司礼监加以牵制 |
D.它的设立,说明专制时代晚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 |
有学者认为,元朝的行省所掌握的权力“大而不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地方事务无论大小都必须呈报中央 |
B.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实现了平衡 |
C.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
D.行省可以全权处理境内所有民政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