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诗人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1)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目的是什么?(3分)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9分)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这首诗用四种意象,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有人说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无理而妙,富于别趣”,如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①翻:通“反”。②晓钟:报晓的钟声。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通过对“满月”“千重夜色”的描写,营造了凄清、苍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B.颔联“翻疑梦里逢”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竟怀疑是在做梦,表现了诗人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心中充满不安。
C.尾联中 “长”字用得好,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诗人流离漂泊的痛苦。
D.末句“畏”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不忍分离,意境悠远,语短情长。全诗语言精炼,对仗工整,情景结合,意蕴凄美,感人至深。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两题。(共6分,每题3分)
边上闻笳 (其二)杜牧
陆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游牧民族。②海:瀚海,即戈壁沙漠。
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中“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