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步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价指的是           (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50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三大外交政策总的倾向是

A.努力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B.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
C.赢得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时间
D.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系

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该会议()

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B.推动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恢复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解决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互不干涉内政

尽管美国人意识到“无视一个拥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的存在是愚蠢的”,但是美国还是在关于召开日内瓦会议的联合公报上声明“无论邀请参加上述会议还是举行上述会议,都不得被认为含有在任何未予以外交承认之情况下,予以外交承认之意。”这表明美国

A.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在外交上承认中国
B.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但在外交上拒绝承认中国
C.没有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所以拒绝承认中国
D.认识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