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个国家的地形剖面图,甲剖面线为55oN,乙剖面线为23o26´S,下列关于两国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
B.甲国地广人稀,乙国地窄人稠 |
C.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
D.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
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别是
A.1:1000和1:50000 |
B.1:2000和1:50000 |
C.1:5000和1:20000 |
D.1:20000和1:5000 |
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 |
B.300米和250米 |
C.300米和350米 |
D.200米和300米 |
读图,回答问题。有一架飞机从A 点出发经B 点上空到达C 点,从水平方向上看,该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
D.一直向正南 |
若①点的地理位置为120°W、60°N;则它的对跖点位置为
A.120°E、30°N | B.60°W、60°N |
C.120°W、60°S | D.60°E、60°S |
若D 点所在经度是东经120°,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出发,经过10 个小时到达C 地,
当地时间为2011 年7 月7 日8 时,则出发时D地的时间是
A.7 月7 日6 时 | B.7 月8 日6 时 |
C.7 月6 日6 时 | D.7 月6 日22 时 |
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图中P、K处分别是
A.冷锋、冷锋 |
B.冷锋、暖锋 |
C.暖锋、暖锋 |
D.暖锋、冷锋 |
此时因锋面活动造成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是
A.伏旱 |
B.寒潮 |
C.沙尘暴 |
D.暴雨 |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问题。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地震、洪涝、台风 |
B.台风、暴雨 |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
D.海啸、风暴潮、干旱 |
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A.寒潮灾害频繁 |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 |
C.季风环流改变 |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
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时间2006年11月15日6点15分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如图1)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地震引发的海啸将高达2米,呼吁当地沿岸居民迅速撤离。
材料二据日本气象厅报告,千岛群岛东部东京时间2007年1月13日13时24分发生里氏8.3级地震(如图2)。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千岛群岛附近短期内连续发生大震的原因是
A.处在海洋上,地壳太薄 |
B.在亚欧板块、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
C.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
D.处在大洋中板块张裂边界 |
这两次地震对日本并未造成多大的危害,主要原因是
A.震级小 |
B.日本建筑物抗震系数大 |
C.震中位于海洋上 |
D.日本多震,防震意识强 |
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
④地面越平坦破坏越大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千岛群岛东部1月13日地震属于
A.浅源地震 |
B.中源地震 |
C.深源地震 |
D.都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