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
|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4亿公顷以上 |
|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
|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
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A.建设用地减少 |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 D.未利用土地增加 |
读“我国某地区高等线地形图”(注意指向标),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 _;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___。(4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4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三点)。(6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分)
下图表示世界产业转移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若①~④表示世界产业转移的四个阶段,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将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等产业转向日本 |
| B.②表示上世纪70、80年代 日本将钢铁、纺织工业转向香港 |
| C.③表示上世纪80年代,香港将轻纺、玩具、钟表、小家电等工业转向珠江三角洲 |
| D.④表示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将电子计算机、核工业、宇航工业等转向粤北 |
珠江三角洲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原材料和能源丰富②劳动力廉价且充足③交通便利④科技
力量雄厚⑤土地租金低⑥市场广阔
| A.①②③ | B.③④⑥ |
| C.②⑤⑥ | D.①③④ |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此过程中,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剧 |
| B.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差异 |
| C.扩散了珠江三角洲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 |
| D.实现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
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小题。
河及其支流进行梯级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电人才密集 |
| B.流域内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
| C.流域内人口稀少,便于建水电站 |
| D.流域内各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 |
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的意义是()
| A.加快了河水下渗,减少了下游径流量 |
| B.建多个水库,多次拦蓄洪水,延缓洪峰,降低了洪峰 |
| C.便利了洪水下泄 |
| D.将洪水全部拦住 |
读“我国6省区天然草地面积与理论载畜量散点图”,完成下列小题。
比较6个省区,可知( )
| A.单位面积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最大的是黑龙江 |
| B.西藏和黑龙江的理论载畜量较大 |
| C.内蒙古和四川的天然草地面积最广阔 |
| D.天然草地面积广的省区理论载畜量高 |
若对某省区天然草地面积进行监测,最适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 B.GPS |
| C.GRS | D.GIS |
2012年6月17日是世界荒漠化日。在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上,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 | B.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
| 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 | D.滥砍滥伐,植被稀少 |
以下可以体现“库布齐模式”特点的是( )
| A.科技引领,为技术导向型产业 |
| B.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 |
| C.产业链长,附加值低,但生态效益好 |
| D.以第三产业为主,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