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20l0年l1月1日,我国开始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其哲学依据是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主观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对真理的尊重是运用它,对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实践它。”这说明
①真理要为实践服务 ②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绝对真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2年网络热词盛行,如“经济适用男” “hold住”、“最炫民族风”、“祭不起”等。网络热词均是“背后的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这表明
| A.意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B.意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7000米级海试中,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并在海底发现有丰富的生物和地质多样性存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人们可以创造出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一定会穷尽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漫画《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说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面对库布其沙漠,不是把它当做负担,而是立足于沙漠,防沙、治沙、用沙,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经济与牧民富裕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的亮点。这一做法与下列观点相一致的是
| A.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统一 |
| B.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 C.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
|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