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各级党政干部日益重视网络民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28日下午来到中国政府网考察,并在线与网民交流,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国家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
材料二网民言论是言论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在我国,公民的网上言论如果不违反《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则任何其他机关、个人、团体、党派均无权干涉。网民也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国家利益。
(1)党政干部重视网络民意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何意义?(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有利于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4分)
(3)有人认为“政府只要重视发挥网络作用,就能够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0分)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这么在意网民的意见和建议(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 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表2:中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支出和部分服务需求情况

年份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
0.76
1370
2010年
1.11
1530
2020年
7.0
2100

材料二:国务院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要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的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再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二,说明解决“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如何履行其职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国务院调整了机构,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等等。
材料二:大到一座城,小到一条路,城市规划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烟台市规划局和胶东在线联合主办“网上规划展”,主要对一些城市规划重点项目和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项目进行网上公示,广泛征询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一中深化改革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城市规划决策为什么要广泛征询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注:数据已扣除价格因素。
材料二:2014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报告强调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材料三: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允许采取差异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其经济信息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3)材料三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方法论原则?

大数据时代来临,引发多重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这样描述“大数据”时代: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企业会根据你的意见来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
材料二:“大数据技术”是IT行业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我国众多企业在顺应潮流进军该领域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等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应怎样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请你就如何推动“大数据时代”健康发展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