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底,《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对中日近代不幸的历史研究第一阶段达成一些共识,但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双方各执己见;对中日战争原因,日方的观点是“日本被军部的一部分势力拖入战争,从而将战线扩大”,中方观点是“日本有计划的侵略”。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准确的是
①第一阶段中日共同研究存在分歧  ②日方承认在二战期间日本侵华的事实
③日方否认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   ④中日历史问题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回答22—23题。
为达尔文研究物种变异提供了重要资料的我国古代科研成果是

A.《本草纲日》 B.《农政全书》 C.《石氏星夷》 D.四大发明

下列研究成果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科学基础的是

A.伽利略的天文学发现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D.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杰出的领袖。回答20—21题。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是

A.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B.组织革命武装,进行武装反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其含义是

A.与世界各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 B.倒向苏联一边
C.用和平其处的方针指导外交工作 D.反对两极格局

思想文化和百姓日常生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回答18~19题。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
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话皇权
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不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A.发送电报 B.观看有声电影 C.拨打电话 D.乘坐火车旅游

1871、1990年德国两次实现了统一。德国两次统一的共同点是

A.均通过战争的方式得以实现 B.均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均摆脱了法国的控制 D.均促进了德国经济发展

改革是社会进步重要的动力。回答12~16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是

A.制定俸禄制 B.实行三长制 C.迁都洛阳 D.颁布均田今

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这主要是因为

A.梭伦出生于普通公民家庭 B.雅典没有实行过君主制
C.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D.拥有和平的周边环境

下列措施,在百日维新中被维新派搁置起来的是

A.设立议院 B.发展工商业
C.改革科举制度 D.改革政府机构

在罗斯福新政中致力于调节消费不足的改革措施有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限制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③减少耕地面积④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相比改变了
①公有制规模②劳动态度③所有制形式④经营方式

A.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