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有不同的体裁: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你在学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要想了解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平事迹,最好参考上述哪一体裁的史书
| A.纪事本末体 | B.编年体 | C.纪传体 | D.典章体 |
下图见于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围绕此图所发表的议论正确的是()
①伦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根本②理学对基层社会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③反映了理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④理学对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曾起过积极作用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董仲舒提出()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存天理、灭人欲” |
|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
| A.“制天命而用之” | B.以德治民 | C.施行“仁政” | D.“以法为本” |
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1—4题。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A
.《考工记》 B.《神农本草经》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这一局面集中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 A.相对论原理 | B.万有引力定律 |
| C.主权在民思想 | D.进化论原理 |
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许多有深刻社会影响的口号、标语等。下列口号接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民公社好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科教兴国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④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