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这句话。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据宋泓均 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二:当然,对于货币领袖这样的地位,任何国家都会觊觎。美元是否能够打破英镑盛极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长久主导权?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而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
——据宋泓均 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对东方的探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19世纪上半期,英镑确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简要说明英镑确立霸主地位的原因。
(3)20世纪40年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是怎样确立的?简要说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有利条件。
(4)“美元可以基业长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二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
创办人 |
企业名称 |
上海 |
方举赞 |
发昌机器厂 |
南海 |
陈启沅 |
继昌隆缫丝厂 |
天津 |
朱其昂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材料三中国民族企业变化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
(2)材料二中民族企业的出现说明了什么?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近代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的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族企业发展过程有什么特点?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印证了当代历史演进的特征与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美国这样做(指的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把西欧纳入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客观上却为西欧的经济联合开辟了道路。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材料四由于货币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因此,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欧元还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
——杨伟国《欧元流通:欧洲走向联合的里程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 ①材料三反映出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特征? ②欧洲联盟的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大趋势?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元问世的看法。
历史照片和第一手的文字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呈现历史的真实。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特点。
(3)从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政府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2)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并向全球扩展,世界市场日益扩大,世界最终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右边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次丁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②这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1分)③这一发明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么时代?(1分)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哪两个国家?(2分)②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在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7年2月7日 京西社区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
材料二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05年7月31日 中国军网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面作了哪些成功的探索?
材料三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07年10月15日 中共十七大报告
(4)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继承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开创的哪些政治、经济路线或政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