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材料一:我国某流域区位示意图和近20年的人口、GDP变化表。
材料二:下图是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990年以来,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是: ① 类型明显减少, ② 类型急剧增加,呈现出典型的 ③ 过程。
(2)该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① ;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该地区河流水文主要发生的变化是 ② 。
(3)近20年来全流域人口增长了180.39%,其原因是___ _ 。
(4)在流域开发过程中,从流域布局和规划的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水资源的水质环境。
.图2-4-3是副高季节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折线表示副高脊所在的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华北地区是春旱时,雨带位于我国 地区,北方经常出现的灾害天气还有 等。
(2)当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时期,副高脊位于 (纬度范围),此时南方出现 灾害, 河流进入主汛期。
(3)当副高脊位于25ºN~35ºN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 B.塔兰托正值多雨季节 |
C.悉尼昼长夜短 |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
(4)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是 ;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是
图11-2是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此图为 月份气压分布情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3)A气压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4)受A、B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
(5)D地7月盛行 风,形成原因是 ,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
】下图是“沿20º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对流层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大洲是 ,其地势特征是 。
(2)图示为 (1或7)月大气环流形势,低纬环流向 移动了大约10º。
(3)在图示环流形势下,该洲动物大规模向 迁移。
(4)图示B、C区域分别盛行 风、 风。
图10-3为某地海拔1千米附近的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后回答:
(1)A与B处相比, 处气压高, 处气压低,因为 。
(2)与A、B两处垂直对应的近地面相比, 处气压高, 处气压低,理由是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这是奥运史上的伟大壮举。严酷的自然条件对圣火登顶珠峰带来很多的技术挑战。珠峰常规条件下的风速达16至17米/秒,相当于八、九级大风,气温均在零下30℃左右。为做好气象保障工作,气象部门在珠峰地区建成了立体气象自动观测站,运用GPS、RS等技术及时、高效地获取预报所需要的气象资料。
(l)读图“GPS数据显示屏”,说出GPS的主要功能。(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地形、气候条件对火炬手持圣火登顶、火炬燃烧、电视转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