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宋)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①,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注】①取次:仓促,匆忙。
(1)结合整首词,说说“愁难度”中的“愁”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2)词的最后一句(“彻晓潇潇雨”)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试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有人评赏此词,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有两层意思,是哪两层意思呢?请试作简要分析。
(2) 结合你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说说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三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33年),白居易赴杭州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首句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为什么不说“照”而说“铺”?
答:
(2)诗人为什么认为这个夜晚是“可怜”?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答: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的爱国诗词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
(1)史料记载诗人因为这首诗歌而“坐罪”,诗人自己也说过“却被梅花累十年”。试结合尾联作出简要分析。
(2)这首咏梅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以下各题
山中问答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碧山】在湖北安陆,山下有桃花岩,李白读书处;【窅然】深远的样子
(1)诗中的“笑而不答”用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答:。
(2)诗中的“心自闲”,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和情感?
答:
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中吕]普天乐
滕宾
①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干系。好雨初睛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②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注: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到英宗至治年间(1308—1323)。至大年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中吕]普天乐”是滕宾写的系列无题小令,这是其中的第一、第三首。
(1)填空:(3分)
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词《玉楼春》“”和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的名句化用而来。
第二首中“蜗角名,蝇头利”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两首小令所描写的景物虽然不同,但抒发的情怀却是一致的,请结合原作简要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