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B.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
C.F2性状分离比是3:1 |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
有一段mRNA,含有2 000个碱基,其中A有400个,U有500个。由此mRNA逆转录产生的含有4 000个碱基的双链DNA中A和G分别有( )
A.900个、900个 | B.900个、1 100个 | C.800个、1 200个 | D.1 000个、1 000个 |
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不会出现的是( )
A.8种表现型 |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中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 )
A.子代全是雄株,基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B.子代全是雌株,基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为1:l:1:1
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
科学发现 |
科学家 |
科学家的思想或方法 |
|
A |
基因在染色体上 |
萨顿 |
假说—演绎法 |
B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孟德尔 |
假说—演绎法 |
C |
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
卡尔文 |
同位素标记H218O |
D |
DNA是遗传物质 |
艾弗里 |
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序列 | B.碱基数目 |
C.的比值 | D.碱基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