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同学的作品《一棵树的自述》,此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请观察三幅画面来判断以下哪个选项是时间背景的正确反映( )
| A.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 ③20世纪60年代 |
| B.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 ②19世纪末 ③20世纪20年代 |
| C.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20世纪初 ③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 |
| D.①19世纪末 ②20世纪30年代 ③20世纪中期 |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
|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
我国古代社会的对外贸易,多带有政治性色彩。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思想观念保守 | B.防御外来侵略,维护统治的需要 |
| C.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 D.交通不便 |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
|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 A.宁波 | B.上海 | C.厦门 | D.广州 |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
|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 |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