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元旦献词或者元旦社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见证。”下列元旦献词的标题对应不正确的是
A.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
B.1954年:《一切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 |
C.1967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
D.1979年:《坚定不移地搞好经济建设》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如继昌隆缫丝厂、江南制造总局,请你分析一下这两个企业的主要区别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是( )
①福建厦门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
B.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
D.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了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 B.工业革命的需求 |
C.中西交流的加强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