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保护】
读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高、低产田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列举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甲地为高产田、乙地为低产田,试对比分析其成因。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等高线分布,判读相关地点的地形类型:
g_______、d_______、c_______、丁_______。
(2)依据等高线数值,计算相关点的高度:
图中等高距为_______,b点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是_______到_______ ;丙地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到_______。
(3)图示地区绘制的河流有_______条,水流方向d点是_______、f点是_______。
(4)图中ac段坡地和gh段坡地坡度较大的是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图中a、b、c、d四地视野范围最开阔的是_______地。
读局部地区经纬网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线速度,A、B、C、D、S五点中最快的是_______点,最慢的是_______点。
(2)A、B、C、D四点位于日期变更线上的点是_______点,0°经线和20°经线穿过陆地最长的是_______。
(3)A、B、C三点位于________半球(东、西),D点位于________半球(南、北)。
(4)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C点在D点的______方。
(5)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均位于________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当C点是12月18日12时,D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月、日、时)。
甲、乙、丙、丁四人位于地面上空,读下左图和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上左图中的圆为地球的投影,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上左图中,有关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甲人—顺时针方向 | B.丁人—逆时针方向 |
C.四人—自西向东 | D.四人—自东向西 |
夏至日时,上左图中甲、乙、丙、丁四人的体验可信的是
A.乙向甲报告:位于甲地正北方向 | B.丙向甲报告:位于甲地正东方向 |
C.四人报告:地方时相同 | D.四人报告:昼夜长短相同 |
若某人在乙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应为上右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地理位置正确的描述是
A.北半球、热带、西半球 | B.南半球、热带、东半球 |
C.北半球、温带、东半球 | D.南半球、温带、西半球 |
甲岛屿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A.板块挤压 | B.河流泥沙堆积 |
C.岩浆冷却疑固 | D.珊瑚遗体堆积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海西部的生产基地汽车原配件供应几乎来自乙地,但黄海东部的汽车生产基地转到黄海西部的生产基地,黄海西部最可能具有
A.技术优势 | B.市场优势 | C.管理优势 | D.资金优势 |
海盐生产选择在气象气候条件好(蒸发量大,降水量小)和海水含盐量高的时期,结合图中信息,分析黄海西部海盐生产旺季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估算平壤到首尔的距离约为
A.520km | B.420km | C.320km | D.220km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该环流位于城市与郊区之间,则甲位于________。
(2)如果该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甲代表岩浆,③代表变质作用,那么丁岩石是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_。
(3)如果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圈,S代表地表,乙代表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①代表的风带是________。
(4)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S代表地表,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___(填数字序号),能塑造地表形态的环节是_____(填数字序号);在我国东部季风区,④环节主要发生在_______季节。
(5)如果该图表示部分海域洋流模式图,①洋流是由____________(风带)驱动形成,②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___________作用,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