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向上到山顶的陆地自然带分异规律,与下列变化较相似的是

A.我国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
B.从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到北极的苔原带
C.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热带沙漠带向东到大分水岭东侧的热带雨林带
D.从印度的热带草原带向东到我国的阔叶林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 “6月份某日,P、Q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P、Q两地方位的判断,正确的是

A.P在Q东南方向 B.P在Q西北方向
C.P在Q东北方向 D.P在Q西南方向

关于该日P、Q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日落 B.昼长相同
C.区时相同 D.自转线速度相同

下图为某地某时期正午日影朝向及长短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B.北回归线上
C.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D.南回归线上

图中A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将进入活跃期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C.太阳辐射正值全年最强 D.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下图为一年内两个不同日期夜半球的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图所示日期相差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某一天,M、Q两地同时日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 M、Q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② M、Q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③ M、Q两地季节相同④ M、Q两地地方时相同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下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左图判断,右图中丙地的地表形态属于

A.背斜岭 B.向斜谷 C.向斜岭 D.背斜谷

影响甲地冬季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下图为某处地层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由早到晚排序最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图中⑥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变质后形成的新岩石最可能是

A.片麻岩 B.大理岩 C.石英岩 D.板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