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a、b两点上放置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是连接两点的直线,P是直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下P点的场强可能为零
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 |
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 |
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 |
D.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 |
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用10.2eV的光子照射 | B.用11eV的光子照射 |
C.用14eV的光子照射 | D.用13eV的电子碰撞 |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 |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D.铀核(![]() ![]() |
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
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
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 |
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
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
B.光的波动性是光予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 |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的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
质子的质量为mp,中子的质量为mn,它们结合成质量为m的氘核,放出的能量应为()
A.(mp+mn-m)c2 | B.(mp+mn)c2 |
C.mc2 | D.(m-mp)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