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导致成为“丧家之犬”等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不符合封建社会时代潮流 B.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C.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D.思想观念相对保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中期欧洲有个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
剧》。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能与小说的风
格一致。以下哪幅作品的画家最符合出版社的心仪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格尔尼卡 D.向日葵

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
了。”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

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
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
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

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
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
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