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排列不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 H2SiO3<H2CO3<H2SO4<HClO4 |
B.离子半径:Na+>Mg2+>Al3+>F- |
C.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 |
D.热稳定性:HF>HCl>H2S>PH3 |
在一定条件下,将E(g)和F(g)充入体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并于5 min末达到平衡:2E(g)+F(g)2G(g)。有关数据如下:
E(g) |
F(g) |
G(g) |
|
初始浓度(mol•L-1) |
2.0 |
1.0 |
0 |
平衡浓度(mol•L-1) |
c1 |
c2 |
0.4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min内,v(E)=0.04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E的浓度,则达平衡时E的转化率会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时n(E)=3.0mol,则反应的△H>0
D.平衡后移走2.0 mol E和1.0 mol F,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G)<0.2 mol•L-1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M(s)+N(g)R(g) △H = -Q1 kJ·mol-1,②2R (g)+N(g)
2T (g) △H = -Q2 kJ·mol-1。 Q1、Q2、Q3均为正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R(g)的能量总和大于1 mol M(s)与1 mol N(g) 的能量总和 |
B.将2 mol R (g)与1 mol N(g)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2 kJ |
C.当1 mol M(s)完全转化为T (g)时(假定无热量损失),放出热量Q1+![]() |
D.M(g)+N(g)![]() |
甲、乙、丙三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
B.丙与C6H5OH都含有-OH,质谱图显示的质荷比最大值相差14,但不属于同系物 |
C.淀粉、油脂、有机玻璃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D.乙的化学名称为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但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
某澄清溶液X中可能含有大量Cl、SO32—、SO42—、Fe2+、Fe3+、K+,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象3不能证明X中是否含有SO42— |
B.现象2气体C中至少有一种是CO2或SO2,操作Ⅰ为过滤 |
C.现象5表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D.现象1表明X溶液显酸性,沉淀D为Fe(OH)3 |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A.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固体后的碱性溶液一定有: C(Na+)-c(CH3COO-)=c(OH-)-c(H+) |
B.向ZnS白色悬浊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产生,是因为Ksp (ZnS)<Ksp (CuS) |
C.向沸腾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备Fe(OH)3胶体 |
D.热水中加入NaCl溶解至饱和后溶液的pH等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