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1甲、乙两图中的河流,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河口、河流干流上都有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读图判断, a是埃及的_____________工程,b是中国的____________工程
(2)图2中,反映B地区的气候状况的是_______图;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夏季            
(3)依据上表中的资料,简述a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的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遥感”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请列举可以应用“遥感”相关技术的两个领域。

下图是东北地区简图,下表是“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表(2002年)”。读图和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大兴安岭的字母代号是;表示俄罗斯的数字序号是
(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但粮食商品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人均耕地面积较
(3)东北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相比,两地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有生产规模(大或小),机械化程度(高或低)。
(4)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平原地区:
西部草原区:
山区: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优势是:__________。
(2)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次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型产业;第二次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产业。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主要问题?

读美国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回答问题。

B地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有: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填出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4分)
A
B
C
D
(2)极锋是由(填风带名称)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