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2题: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海洋污染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中①~⑤代表五种运输方式,纵坐标1~5代表各种运输方式(除管道外)四项指标的优劣顺序。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1)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
(2)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3)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
(4)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1)(2) | B.(2)(3) |
C.(3)(4) | D.(2)(4) |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 B.20% | C.30% | D.40% |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D.进入郊区化阶段 |
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划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图中所示工业均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则其中受动力区位影响最明显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表,回答下列各题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①东北平原 ②华北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 ④长江三角洲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积极推广使用绿色产品,主动进行清洁生产评估,是保护环境、提高环境和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在绿洲地区适度发展灌溉农业 | B.排干沼泽、湖泊,发展畜牧业 |
C.在干旱荒漠地区大量植树造林 | D.在低山缓坡、丘陵地区发展耕作业 |
进行清洁生产评估应该
A.从原料开采环节评估 | B.从原料开采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估 |
C.从产品废弃物处理情况评估 | D.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