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左图是某国局部地形图,右图是N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     季节,原因是                           
                                         
(3)图示流域与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                。图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工业和化学等工业聚集区的主要原因是                  
(4)图示河流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河流治理,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Ⅰ,该城市在形成之初,主要区位条件是;读图Ⅱ,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2)从第Ⅰ阶段到第Ⅱ阶段,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如果该地是发达国家的某人口密集的区域,分析第Ⅲ阶段城市化过程中导致人口流动方向变化的原因。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该地区第Ⅲ阶段可持续发展措施有哪些借鉴?
(4)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的特点。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自然要素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方向,读图回答问题。

(1)A、B、C三地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依次是。A→B→C自然景观的过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乙海区洋流的方向和北半球(气旋或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相似,其中洋流a的性质为,甲岛附近世界著名的渔场为渔场。
(3)D、E两地7月份气候差异很大,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甲岛冬季多雪,形成图示降雪量分布状况的原因是

(4)下列关于该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研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RS技术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空间定位
B. GPS技术实现大范围动态监测
C. GIS技术分析冰川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D. 地理信息技术是唯一的研究手段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汉江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铅、锌、铜、锑、镍、铁、汞、金、银、铀、煤、石油、天然气等。

材料二: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千米范围以内的黄石、部州、黄闪、孝感、 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 +8”,该区域占湖北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 下图2006年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示意图和2006年武汉城市圈工业结构示意图。

(1)汉江流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汉江流量大、汛期长,以补给为主。
(2)影响武汉市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中,除地形因素外主要还有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汉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
(4)武汉城市圈主要以钢铁、石油工业、汽车及机械装备、冶金、光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为主。结合材料二,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据图(下左图为青海省城镇城市化综合水平分布图,由第一级至第五级城镇等级规模依次降低;下右图为甲地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青海省城镇城市化综合水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城市化综合水平明显高于周围地区的原因。

(2)分析甲地A河流与B河流水文特征的不同点及原因。
(3)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建设兰州―西宁经济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其实,之前曾有专家提出要构建兰西格经济区(兰州—西宁—格尔木经济区),但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无论在地理位置还是在地区差距上都不可行。请说出不可行的理由。

根据图文材料(下左图为西马来西亚略图,下右图为西马来西亚橡胶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西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
(1)说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分析锡矿产地现集聚于图中所示地带的原因。
(2)判断该地区东、西两侧海岸,哪侧更有利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理由。
(3)“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完美自然条件,据此判断橡胶的生长习性。指出中国海南岛橡胶种植区与之相比有何不利气象气候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