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十堰地处鄂西北,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工业基地,"东风车"的故乡。十堰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目前已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东风、沃尔沃两大集团签署协议,合资生产商用车,使用“东风”品牌,新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建在十堰。
(1)汉江上游流经秦岭南坡,试分析秦岭南坡对汉江上游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析新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落户十堰的原因。
(3)简述十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对十堰城市化进程的积极作用。(6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图例”所示各种岩石中没有岩(岩石类型),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大坝中的水主要参与循环(水循环类型),属于环节,大坝对河水有作用。
(2)在右图中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是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
(3)在右图中,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自然条件对航行的影响。
(4)简要分析甲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

读下列二幅图,完成下列(1)--(4)题。

(1)请判断图甲所示季节为北半球,此时,影响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切断了气压带,此时东亚盛行风,南亚盛行风。
(2)在图甲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丙地吹风。在图乙中,日本本州岛的北部沿岸冬季多雨雪,这与冬季风途经海,带来丰富的有很大关系。
(3)图甲中丁地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4)结合图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北海道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自然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丙两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是________。列表分析甲、丙两地出现此生态问题在地理背景上的异同。
(2)分析丙地区治理上题所述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3)试判断图中乙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并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此生态问题的原因。

下图为印度著名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了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出现过的
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出三点即可)
(3)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最少答出三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