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                              
.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赠吴之山明·王问
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秋风凉。
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诗歌第一、二句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诗歌第三、四句包含了诗人和友人吴之山各自怎样的情感?

古诗赏析:
书 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
用形象地语言来描写颔联呈现的画面。
“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
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 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歌。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1分)

阅读《浣溪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上阕因今追昔,追忆,感叹流光的易逝;下阕描写落花、归燕,抒发的感慨。
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曲新词酒一杯”表明词人常常饮酒助兴,尤喜填词,表现了作者富贵闲适的生活,但他感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无法排遣的寂寞与惆怅。
B.全词六句,处处是写景和写个人活动,但处处又是抒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表露了词人向往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情怀。
C.“夕阳西下几时回”写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也暗含了但愿美好事物重现的微妙情怀。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以及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