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乙地区花卉种植业参与国际市场竟争的优势是( )
①较低的生产成本 ②肥沃的土壤条件 ③低廉的劳动价格 ④先进的保鲜技术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回答问题。下列国家,位于西北航道沿岸的一组是
A.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 B.加拿大、俄罗斯、冰岛 |
C.挪威、加拿大、瑞典 | D.俄罗斯、芬兰、加拿大 |
黄河站在北京的
A.东北方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 | D.西南方向 |
黄河站极昼持续的大约时间和当地的盛行风分别是
A.1个月东南风 | B.3个月东北风 |
C.5个月西南风 | D.6个月西北风 |
该图为世界两区域等高线图,回答问题两地形区所在国家共有的丰富矿产资源是
A.煤炭 | B.石油 | C.铁矿 | D.水能 |
图示区域的海洋分别是
A.孟加拉湾太平洋 | B.阿拉伯海大西洋 |
C.几内亚湾太平洋 | D.几内亚湾印度洋 |
图示两地区共同的地形特征是
A.冰川形成的丘陵 | B.年轻高大的山系 |
C.高温多雨的气候 | D.古老低缓的高原 |
该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大 |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南方 |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
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
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
读图,回答问题。 山脉常成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界线,关于图中沿EF线上的山脉两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侧分属两个国家和两个大洲 |
B.具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类型 |
C.具有相同的地形类型,但地形特征有所不同 |
D.两侧大河流向不同,但都有凌汛现象 |
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 B.地势低平,多沼泽地 |
C.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 | D.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
图示国家是世界四大粮食生产国之一,但有时仍需进口粮食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少 |
B.人多地少 |
C.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产量不稳定 |
D.水源短缺 |
2009年7月,欧洲南部多国森林火灾频发,尤以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最为严重,结合该图回答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南部是因为植被的覆盖率南部更高 |
B.西班牙境内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主要形成因素是地形、海陆位置 |
C.法国地势平坦,河流呈放射状注入大西洋 |
D.意大利处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
有关乙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成因来看属于火山岛 |
B.从气候来看受暖流影响较大 |
C.从地形来看以平原为主 |
D.从植被来看以苔原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