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下图,请判断E–F阶段应是

A.甲午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印度民族独立运动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苏联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08年,刘师培在《<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注:指《共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更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注:准则)。”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A.文明史观 B.现代化史观 C.全球史观 D.阶级斗争史观

右图是“甘地在纺车旁读书”。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由此开展家庭纺织运动。这种经济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打击了英国殖民经济 B.实现印度的棉布自给
C.促进了印度的种棉业 D.培养了印度国民平和的心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