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制得1 mL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 mL紫色石蕊溶液,这时紫色石蕊溶液将存在于饱和Na2CO3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对于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体分为两层,石蕊溶液仍呈紫色,有机层呈无色 |
| B.石蕊溶液层分为三层,由下而上呈蓝、紫、红色 |
| C.石蕊溶液层分为两层,上层呈紫色,下层呈蓝色 |
| D.石蕊溶液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红、紫、蓝色 |
下列实验中,不易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
| A.把绿豆大的钾投入少量水中 |
| B.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 |
| C.把溴水加入到淀粉KI溶液中 |
| D.氢气和氯气等体积混合后强光照射 |
对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的反应:N2 + 3H2
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N2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 B.当N2和H2全部转化为NH3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
| C.达到平衡时,H2和NH3的浓度比一定为3∶2 |
| D.分别用N2和NH3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数值大小相同 |
下列各组物质的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H2O与D2O属同系物 | B.液溴和溴蒸气是同素异形体 |
| C.O2与O3属同位素 | D.乙醇与二甲醚(CH3OCH3)属同分异构体 |
反应:2SO2+O2====2SO3,经过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0.1S | B.2.5S | C.5S | D.10S |
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对它的正确叙述是下列组合中的
①位于第七周期;②是非金属元素;③最外电子层含有6个电子;
④没有放射性;⑤属于和氧同族的元素;⑥属于卤素
| A.①③⑤ | B.①③⑥ | C.②④⑥ | D.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