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诗中的「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诗句,最可能是在描述下列哪个地区的景色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平原 C.横断山区 D.青藏地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某三省区的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甲、乙、丙三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
C.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D.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就乙省区而言,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地理信息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征( )
①具有一定的界线②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
③每个农业带均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④区域之间具有明确的联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下图为赤道附近某地区年降水量与蒸发量随地形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推断40~90千米处地形应为

A.山脉 B.峡谷 C.盆地 D.丘陵

据图示信息推测,0~40千米处的自然景观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落叶阔叶林

区域农业生产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

A.干旱 B.洪涝
C.水土流失 D.低温冻害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