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古代水利工程。它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芍陂 D.大运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时美洲玉米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应该是()

A.《齐民要术》 B.《氾胜之书》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里的“普遍适用性的法则”是指()

A.信仰得救 B.限制王权
C.民主革命 D.理性平等

《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和常人无异.这幅花主要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B.人文主义的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D.主权在民的原则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里的“以明道”“以救世”表明他关注国计民生,由此形成了()

A.君主立宪 B.重农抑商 C.自由贸易 D.经世致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