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
|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 |
|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
| C.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 |
| 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
|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
|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
|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 B.“一五”计划 |
|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D.人民公社 |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
|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对上述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
|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 B.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
| C.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
| D.开始突破了斯大林的经济模式 |